杨杰 博士 Yangjie , Ph.D.

个人简历
杨杰博士于201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学院,获学士学位;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微电子学博士学位。2015至2019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,2019年加入西湖大学,现任工学院先进神经芯片中心研究员,并兼任脑机接口智能芯片系统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。
杨杰博士长期致力于脑机接口与类脑计算芯片领域的研究,重点聚焦高通量脑机接口芯片、闭环神经调控系统、类脑计算芯片以及脑-语言解码技术。在JSSC、TBioCAS、TBME、JNE、JBHI等领域权威期刊以及ISSCC、ECCV、ICLR等顶级会议上,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超过50篇论文。
杨杰博士先后入选杭州市西湖明珠工程-青年人才专项、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。目前主持国家科技创新2030-"脑科学与类脑研究"重大项目课题、浙江省“尖兵”研发攻关计划等科研项目。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,积极推动脑机接口与类脑计算领域的理论突破、芯片研制与工程转化。
研究兴趣
我的研究聚焦于“保护、连接与模拟大脑”三大主线,涵盖神经调控、脑机接口与类脑计算等关键方向。
保护大脑:脑疾病如自闭症、癫痫、强迫症、抑郁症以及帕金森、阿兹海默症等的风险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,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。我们研发了集成颅内脑信号的实时采集、人工智能处理和刺激反馈功能的闭环神经调控系统芯片,实现脑疾病的精准诊断治疗,为下一代神经疾病治疗提供关键支撑。
连接大脑:为帮助大脑与外部世界建立高效信息通路,我们构建了高通量低功耗脑机接口芯片系统,具备千通道级信号采集与无线传输能力,并结合神经网络算法,实现颅内信号到语言或运动控制信号的精准解码,为语言重建、肢体康复、意图识别等提供核心技术平台。
模拟大脑:大脑以极高的能效实现复杂智能,启发我们构建具备低功耗与持续学习能力的类脑计算芯片,相比传统处理器,类脑芯片在能效上实现数量级的提升。我们已将其应用于 智能感知、机器人控制、生物医疗 等对能效与在线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的场景,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